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

《不躬身入局,不配做管理者》风电运行部读后感

2020-12-15-

(一)

管理者,顾名思义就是要管理员工的人,不仅要安排任务、督查指导,更要负起组织的责任,帮助团队解决困难,带领大家共同进步。

很多人做到管理岗位后却脱离了基础工作,要知道管理者与员工的眼界和视野是不同的,他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员工解决不掉甚至是发现不到的,这就需要管理者定期甚至全身心的投入到团队基础工作中去,而不是完全脱产。

大部分人对管理是有误区的,认为只要是能管人就是管理,其实不然,管理真正的意义在于能不能带领自己的队伍做到游刃有余。如果只是把简单的任务交接给员工,没有深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,就无法获得员工的尊重。

管理者参与基础工作目的不是业绩,而是能够身在一线发现并解决问题,如果不能发现问题,又如何解决问题,仅凭员工上报和开会,不仅效率低,而且还会出现信息传导的偏差。所以管理者要做员工的眼睛,带领团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,才是真正的本职工作。

身为企业管理者,要同员工一起解决困难、面对挑战,并承担责任,遇失败则自省,为成功而欢呼。

--谢亚宁

(二)

躬身入局,挺膺负责是认真做事的一种状态。无论什么职位遇到事情,光是站在一边讨论是没有用的,必须要投身到其中,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,这样才有可能解决问题,实现目标。

很多人认为管理者就是在管人,其实不是,管理者真正做的是如何带领团队顺利完成工作,发挥强大的领导力和组织力。而躬身入局是对管理者行动力的要求,不论在什么岗位上,都能时时把自己当做“组织的主人”在行动

文章中写到,入局既包括入下属的局也包括入客户的局。首先作为上级不能只是发布任务,而是要和员工一起探讨完成工作的最优解,尤其是遇到困难的问题,更要给员工指导;其次,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,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以客户为中心的,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并开展工作。

企业不需要两手叉腰说漂亮话的人,身为管理者更不能如此,你必须用扎实的行动和过人的业绩证明自己。行动,设身处地的践行道理,这才是人生更美好的关键。在企业赛道中,不进则退,只有做好今天才会迎来明天和未来。

--郭璞

(三)

今天读了一篇《不躬身入局,不配做管理者》的文章。读后感受颇深,记得著名诗人陆游的一句诗: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这句诗的意思大概是: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,不能深入理解知识的真谛,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,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。一个无法躬身入局的人,无法成功胜任企业管理的任务。能够换位思考解决问题的人,才是企业需要的。

我眼中的管理者,不仅只是在纸面上要熟悉管理内容,而且更应该要在真真切切的实践中熟悉管理内容。作为管理者,一定要踏踏实实的躬行,只有这样,才能实践出真知,才能理论联系实际,才能不会出现的错误,即便是在工作中出现了错误,也能及时发现,及时解决。

我们常常陷入一种“乌合之众”的群体现象:针对某个问题或现象进行滔滔不绝的讨论,甚至还能透过表面现象道出本质,但诡异的是,却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解决问题。就像干净的地面上有一张纸屑,人人都在声讨乱扔纸屑的那个人,却没有一人去弯腰拾起地上的纸屑放在垃圾桶里。因此,在局外呐喊议论,总是无益的。作为管理者,必须躬身入局,积极做事,勇于承担,坚持不懈,才能做好管理,才会有所成功,才能成大器。

--彭真

(四)

一个无法躬身入局的人,无法成功胜任企业管理的任务。躬身入局意味着换位思考,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换位思考解决问题的人,才是企业需要的。

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是管理,又不仅仅是管理。它需要做好承上启下的作用,做好任务的准确转达和合理分配。管理者需要有全局观,站在员工占不到的高度和角度看待问题,更需要全身心地投入。如果没有深入了解实践,只是教条主义的想当然,那么这样的管理者将会陷入历史上赵括“纸上谈兵”的危险,最终的结果只会以失败而告终。

企业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和优秀的业绩来证明自己的管理者。一个好的领导者管理者不止会和员工一起探讨价值观等,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他们。躬身入局,就要入下属的局。作为上级,不能单单是工作任务的布置者,而是要和员工一起探讨如何达成目标,越是困难工作,越是要给员工指导,只有分配任务清晰明了员工才能完成的更准确出色。如果只是把任务简单地转交给下属,那就没有承担起自己岗位应有的职责,得不到下属的理解,这样子工作也容易出现差错,进而耽误工作效率。

躬身入局者更可贵的地方,还有对于不在自己职责范围的事务也能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,提供建议和方法解决组织的问题。不论在什么岗位上,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。


--杨梦圆

上一篇:2020年布鲁克全国风电运营中心安全培训会议

下一篇:《不躬身入局,不配做管理者》读后感

©2019 河南布鲁克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   豫ICP备2022020968号-1   技术支持:沸点网络